發布日期:2021-03-12 14:52 作者: 瀏覽次數(2340)
近日,一名支氣管掉入異物的患者被送入人民醫院救治。經檢查,令醫護人員意外的是,他氣管中的異物竟然是一顆牙齒。
患者黃某,男性,37歲,患者曾于2021年2月15日上午因癲癇發作倒地頭部受傷,在我院神經外科住院治療,診斷為:1、左額葉腦挫傷2、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3、顱底骨折4、后枕部頭皮血腫,因患者本人拒絕輸液、拒絕治療,經與家屬商量后辦理自動出院。
黃某出院后臥床在家,開始出現咳嗽,痰少,不易咳出,2月19日開始出現頻繁咳嗽,次日 6時左右出現呼吸困難,口唇發紺,意識不清,由我院120急救車接入我院急診科,考慮:重癥肺炎、呼吸衰竭、癲癇,給予氣管插管,簡易呼吸器呼吸支持,急診胸部CT提示左支氣管異物,右肺大片斑片狀感染病灶。
由于呼吸衰竭明顯,缺氧嚴重,病情危重,立即轉運至重癥監護病房ICU診治,給予機械輔助通氣,經過檢查最終發現,異物為患者后磨牙,此時右側肺部滲出水腫明顯,左側主氣道被嵌頓的磨牙堵塞,導致呼吸機輔助通氣的效果嚴重受限,病情非常危重,急診呼吸科施行氣管鏡下,實施異物取出術,手術取得成功。
?
健康宣傳欄:
氣管,支氣管異物是臨床常見急癥,老年患者較多,一般誤吸后很難自行排出,常規治療是行氣管鏡下異物取出術或開胸手術,其嚴重性取決于異物的性質和造成氣道阻塞的程度,輕者可致肺部損傷,重者可窒息死亡,因此通過內鏡下取出異物是最直接有效微創的方法。
一、氣管鏡下取異物常用方法有:
1.使用鱷口異物鉗取異物:因氣管腔小,視野窄,放入異物鉗后容易導致視野更窄,牙齒的表面光滑,異物鉗在鉗取的時候無著力點,夾取時如果用力不當可能導致牙齒更加嵌頓,造成氣道的損傷出血甚至穿孔。
2.使用冷凍探針:將冷凍探頭的金屬末端緊貼于牙齒上,持續冷凍約15到20秒,牙齒會部分成功冷凍貼附于冷凍探針的前端,并隨同退鏡一同取出。
3.使用異物圈套器圈套牙齒:異物圈套器在觸碰黏膜以后容易出血,會導致視野更加模糊,需要護士不斷的配合醫生用冰鹽水。腎上腺素局部的灌洗、止血,保持視野清晰,同時需要注意出圈的情況,收圈的松緊度以及圈套的位置和方向,方便醫生快速的做出判斷,成功取出異物。
我院目前沒有開展冷凍探針、異物圈套器的項目,只能使用鱷口異物鉗嘗試取牙齒,避免開胸手術。
二、操作過程:
術前有創呼吸機輔助通氣,氧濃度100%,給予咪達唑侖、芬太尼鎮靜、鎮痛,同時給予苯磺酸阿曲庫銨肌松。整個過程重癥監護病房醫護嚴密監視生命體征及呼吸機參數,一旦血氧飽和度下降至90%以后,就需要告知氣管鏡操作者停止檢查。
??
?
進鏡后鏡下發現左主支氣管末端,異物嵌頓,周圍有較多血性分泌物,給予腎上腺素、冰鹽水局部止血,吸引清除分泌物,發現牙齒的牙根部朝上,相較于冠狀面朝上更易夾取,多次嘗試后找到最合適的著力點,緩慢的連同退鏡一起,在經過氣管插管管口時,由于牙齒太大,沒有順利通過氣管插管口,導致牙齒再次脫落到左主支氣管內。
改變方案,決定連同氣管插管一起退鏡帶出牙齒,重癥監護病房醫生準備好再次氣管插管,甚至心肺復蘇搶救。準備妥當之后經過數次的方位調整,再次找準著力點,這次在松解氣管插管固定物、氣囊之后,患者劇烈嗆咳,導致牙齒再次滑脫。最后一次鉗取成功后,追加鎮靜藥、肌松藥,這一次成功的連同氣管插管一同退鏡,取出異物牙齒。立即再次氣管插管暢通呼吸道,接機械輔助通氣,患者潮氣量升至正常,氧濃度逐漸減低,生命體征平穩,操作成功。
?
三、注意事項:
內鏡下異物取出是對患者損傷最小的手術方法,但光滑的異物卡在狹窄的氣管腔里,由于視野受限,取出難度較大,牙齒表面光滑、堅硬,無明顯的著力點,更加容易滑脫,所以鉗取的難度會更大,只能依靠醫護不斷的配合,不斷的嘗試,依據經驗緩慢的調整異物鉗、鏡頭的角度,尋找方位最適合的著力點,在呼吸機輔助通氣下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氧合,為操作成功保駕護航,在異物取出的過程當中,經過咽喉部或口腔的時候或者患者劇烈咳嗽都會有再次掉落的風險,連同異物一起退鏡,適當地鎮靜鎮痛一級肌松藥物運用可以增加成功取出的機會,多次嘗試、總結經驗,巧妙地運用各個附件的優缺點,一起推動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,造福廣大病患。
?
?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作者:陳琛 王寧
?
上一篇:喜 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