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日期:2022-08-19 23:02 作者: 瀏覽次數(675)
在外科有“手術治病,麻醉保命”之說,只有小手術,沒有小麻醉。因此,麻醉科醫師又稱為“無影燈下的幕后英雄”。
在會昌縣人民醫院有這樣一位麻醉醫師,把“健康所系、性命相托”牢記于心,做好患者的“生命衛士”,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。為人謙和,樂于奉獻;隱于幕后,不動聲色。他,就是會昌縣人民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顧強強。
顧強強,男,中共黨員,本科學歷,主治醫師。2011年畢業于贛南醫學院麻醉本科專業,2014年于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,曾獲“縣優秀醫師”“院十佳醫師”“醫院優秀黨員”等榮譽,贛州市醫學會麻醉學分會青年委員,擅長危急重癥患者的臨床麻醉與搶救。
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民越來越追求良好的就醫體驗,舒適化醫療也日益受到重視。因為醫療任務繁重,以前無痛診療項目開展過少,為了更好的服務人民健康,破解從未開展無痛胃腸鏡的困境,在科主任的帶領下,顧強強赴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無痛胃腸鏡操作流程、技術規范、規章制度、應急預案,并學以致用,嚴把質量安全關,使醫院無痛胃腸鏡每月保持在150例以上,無一例醫療安全事故及醫療不良事件。
臨床麻醉是現代麻醉學的重要組成部分,但很多人認為,麻醉就是“打一針、睡一覺”,其實麻醉背后是凝結現代醫學技術高精尖的結晶。性命相托不可馬虎,也不能馬虎,每一例麻醉都是“如履薄冰”。一例麻醉手術意外的背后是一個或多個家庭的深淵,一例全麻術中知曉是患者一輩子的夢魘。顧強強深知麻醉質量安全的重要性,主動請纓擔任科室醫療質量管理與安全質控員,每月認真督查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工作,發生安全隱患及時組織討論、分析及整改。他以質控為抓點,不斷組織科室同事學習、交流專業知識及工作經驗,科室至今未發生醫療差錯事故。
接受全身麻醉的人,表面上看都一樣,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各有不同,可能出現的意外也不一樣。麻醉過淺,不能完全抑制應激反應,可能出現術中知曉。麻醉過深,則可能產生神經后遺癥。為切實保障麻醉質量安全,避免麻醉過深及過淺,顧強強與科主任協商積極引進麻醉深度監測設備并用于臨床應用,根據麻醉深度數據能合理調節術中麻醉用藥,極大地降低術中知識的發生概率,進一步為優質醫療服務,增加患者醫療滿意度。
顧強強深知自己的責任和使命,工作從不敷衍塞責、疲沓馬虎。每次手術前,他都會和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的術前溝通,了解病史、過敏史,確定身體狀況,制定麻醉治療方案,做好術前準備。緊張患者時時給予安慰,風趣交流減少術前焦慮,及時預測和發生并發癥及意外事件,進行有效處理。正因為具有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和進取心,他在短時間內成為了科室業務骨干,受到眾多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贊譽?。
患者鄒某,55歲,是一名精神分裂癥患者,2021年9月,因輸尿管結石鈥激光碎石+輸尿管支架置入術后3月,家屬要求取出輸尿管支架,患者術前極不配合,在多名家屬協助下進入手術間,但馬上掙扎后跑至走廊,后拒不進入手術間,家屬及醫務人員多次交流無果。
時間不等人!麻醉醫師顧強強結合實際情況果斷提出:就地麻醉后搬運至手術床,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手術。
家屬及主治醫師均表示贊同。在家屬簽署麻醉之情同意書后,開始準備氧氣包、吸氧工具、簡易監測儀于患者身旁,同時手術間準備麻醉機、手術物品、手術器械,準備工作完成后,在家屬的配合下手術室護理人員迅速完成了患者外周血管開放,開始麻醉后患者入睡,迅速轉移至手術床,接心電監護儀+面罩給氧,追加麻醉劑,手術持續8分鐘,術中生命體征正常、平穩。術后5分鐘蘇醒,安靜。術后15分鐘出手術室,情緒穩定,蘇醒完全。家屬對此次就診表示非常滿意。
一場原本無法開始的手術,在麻醉師顧強強的科學果斷決策下,得以順利完成!
顧強強深知自己的責任和使命,工作從不敷衍塞責、疲沓馬虎。每次手術前,他都會和患者及家屬進行充分的術前溝通,了解病史、過敏史,確定身體狀況,制定麻醉治療方案,做好術前準備。緊張患者時時給予安慰,風趣交流減少術前焦慮,及時預測和發生并發癥及意外事件,進行有效處理。正因為具有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和進取心,他在短時間內成為了科室業務骨干,受到眾多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贊譽。
文:宣傳聯絡科
圖:顧強強
上一篇:四名醫學博士參加對口幫扶座談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