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日期:2022-07-02 12:15 作者: 瀏覽次數(688)
小兒感冒是兒童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。它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,今天我們來說說小兒普通感冒。
普通感冒即急性鼻咽炎,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類型之一,也是兒科容易濫用抗菌藥物的疾病,可能并發鼻竇炎、中耳炎、氣管-支氣管炎乃至肺炎等疾病。
普通感冒常發生在季節交替之際尤其是冬春季,起病較急,以鼻咽部癥狀為主,可伴有噴嚏、鼻塞、流清水樣鼻涕、咽部充血等癥狀,這些癥狀始于感染后的10~12小時,2~3天達到高峰,之后逐漸減輕,持續7~10天,部分患兒癥狀可持續3周甚至更長。年長兒可能主訴有咽癢、咽痛和咽部燒灼感,部分患兒可因耳咽管阻塞出現聽力減退,流淚、味覺遲鈍、呼吸不暢、咳嗽和少量咳痰等癥狀,全身癥狀輕者發熱不明顯或有低熱。
嬰幼兒往往鼻咽部癥狀不顯著而全身癥狀較重,可能驟然起病,引發高熱、咳嗽、食欲減退,并伴有痛、嘔吐、腹瀉、煩躁等,甚至熱性驚厥等癥狀。
普通感冒具有一定自限性,癥狀較輕時無需藥物治療,癥狀明顯影響日常生活時則需服藥,病人需對癥治療,注意休息,并適當補充水,避免繼發細菌感染。兒童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全,肝臟解毒和腎臟排泄等功能較弱,對藥物的耐受性較差,如果用藥不當,很容易引起不良反應,對身體造成甚于疾病本身的嚴重危害,特別是2歲以下的兒童,用藥更需慎重。
藥物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,尚無專門針對普通感冒的特異性藥物,普通感冒患兒無需全身使用抗病毒藥物或抗菌藥物,應首選口服途徑,避免盲目靜脈補液。靜脈補液用于以下情況:
因感冒導致患兒原有基礎疾病加重或出現并發癥;患兒嚴重腹瀉或高熱導致脫水、電解質紊亂;因胃腸不適、嘔吐而進食甚少。
兒童感冒對癥治療的藥物大致有以下幾種:
1.抗組胺藥:馬來酸氯苯那敏(撲爾敏)、苯海拉明
2.解熱鎮痛藥:對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
3.鎮咳藥:右美沙芬
4.祛痰藥:溴己新、氨溴索、愈創朩酚甘油醚
小兒感冒以預防為主,我們應做到以下幾點:
1.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、均衡膳食、保持充足的睡眠、適度運動和避免被動吸煙;
2.普通感冒的密切接觸者有被感染的可能,故要注意相對隔離;
3.勤洗手是減少普通感冒的有效方法;
4.普通感冒易發季節可戴口罩,少去人多擁擠的公眾場所。
文:藥劑科
圖:網絡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