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日期:2024-04-30 17:50 作者: 瀏覽次數(5302)
指甲是人體的重要組織,愛美的女孩,非常注重指甲的保養和修剪,常常會給自己的指甲做美甲,讓手指顯得干凈漂亮,但人們往往忽視了自己的腳指甲,許多人走路時出現腳趾甲疼痛的情況,嚴重的甚至出現腳趾甲往肉里“鉆”的情況,這種情況可不能小覷,有可能引發甲溝炎!
1.什么是甲溝炎?
甲溝炎是指(趾)甲板兩側與皮膚皺褶結合部的化膿性感染,致病菌主要為皮膚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,常發生于指(趾)皮膚破損后。其中以足拇趾最為常見,主要是由于足拇趾受到鞋側方限制及壓迫,趾甲刺入軟組織而導致足拇趾甲溝的發炎和損傷。甲溝炎發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外傷、體重變化、趾甲修剪不正確和多汗癥等。
2.甲溝炎的臨床表現:
常見臨床表現常表現為足拇趾甲周組織及甲溝紅腫糜爛。后期可出現肉芽組織增生,往往合并真菌及細菌感染。若不及時治療,可形成化膿性指(趾)炎,甚至可引起指(趾)骨骨髓炎。
甲溝炎的嚴重程度分為4期:
Ⅰ期(炎癥期)表現為輕度紅斑、水腫及壓痛,側甲皺襞未高出或覆蓋甲緣;
Ⅱ期(膿腫期)表現為紅斑、水腫及疼痛加劇,感覺過敏,有滲出和(或)感染,側甲皺襞高出甲板但≤3 mm或橫向覆蓋甲板但寬度≤3 mm;Ⅱb期(膿腫期)和Ⅱa期相似,但側甲皺襞肥厚高出甲板>3 mm或橫向覆蓋甲板寬度>3 mm;
Ⅲ期(增生期)表現為肉芽組織增生,側甲皺襞肥厚,廣泛覆蓋甲板兩側;
Ⅳ期(遠端增生期)表現為甲板嚴重彎曲畸形,側甲皺襞、遠端甲皺襞嚴重增生肥厚,增生組織廣泛覆蓋甲板。
哪些因素可能導致甲溝炎?
1. 錯誤的修剪方式;2.?經常啃咬手指;3.?撕咬甲周倒刺;4.?已經患有嵌甲;5.?反復接觸致敏物質;6.?從事需經常浸水的職業;7.?甲局部常損傷、裂開;8.?超重或肥胖;9.?經常劇烈運動;10.?長期穿高跟鞋、鞋不合腳或太緊;11.?外傷。
如何修剪指(趾)甲?
學會正確地剪指(趾)甲可以減少甲溝炎的發生,以趾甲為例,采用“三步法”,即溫水泡腳、剪中間、修兩邊。
1. 溫水泡腳可以軟化趾甲,同時清洗足部,減少大部分的致病菌;
2. 剪中間是指修剪指(趾)甲時,應沿著指(趾)甲邊緣與趾尖平齊處修剪;
3. 修兩邊是指修剪指(趾)甲邊緣時,先將指(趾)甲兩邊的棱角剪去,再用指甲剪銼掉鋒利的趾甲邊緣。先剪中間再修兩邊,這樣容易掌控修剪的長度,避免把邊角剪得過深。否則,新長出來的指甲很容易嵌入軟組織內,成為“嵌甲”,損傷指甲周圍的皮膚,造成皮下組織化膿性感染,引發其他炎癥。
需要特別強調的是,剪指(趾)甲的時候要平著剪,不要將指甲刀硬塞進指甲縫里掏著剪。剪指(趾)甲不宜過短,合適長度指甲頂端與指頂齊平或稍長一些,留出一小條白邊即可。
建議手指甲每周剪1~2次,腳趾甲1個月剪1~2次。如手指有微小傷口,可涂碘酊或抗生素軟膏,以免發生感染。
如何養護指(趾)甲
日常護甲小妙招除了正確剪指(趾)甲外,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指(趾)甲的養護。
1. 在選擇鞋子的時候,一定要選擇大小合適、舒適輕便的鞋子。
2. 注意指(趾)甲的日常養護。如洗手洗腳后、睡覺前擦點凡士林或護膚膏,可增強甲溝周圍皮膚的抗病能力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不要隨意拔除倒刺;一旦出現倒刺,要用剪刀剪,切忌強行拔除。
3. 避免不恰當的運動導致甲周外傷。
文/圖:劉艷瑩